东江船运旧事 ——亲历撑船五年长
2024-6-6 17:34:45 来源:自驾车旅游联盟网
访问量:210607
驰骋东江五年长,往事回眸心惆怅!
——— 浰江河道
和平县林寨港地处东江上游,浰江河穿越全境,顺流17公里,在东水口与大东江汇合,自古以来这里是“一带一路”水上运输主干线,当年百万挑伕挑盐上井岗,林寨码头是始发地之ー。
旧时林寨有庞大的船队、还有镖局,一直以来,撑船的人特别多,遍布全镇八个村。
——读高小留照
在我读小学时,秋季开学,我们班的阿文和阿华俩人可神气呢!暑假他们随父远航,走惠州、到省城,回来时,穿着时髦新衣,叙说外地见闻,直让我们羡慕,
我暗暗地想:长大了,我要是能去撑船,该多好啊!
1966年我初中毕业,在生产队参加劳动,种过棉、耕过田,后来公社修筑栏河水利工程,生产队调我去工地劳动,工程指挥部购置了四条小吨位的木船,
我负责04号船,每天装运石头筑坝,到林寨车站装运水坭,经过爬滚磨练,终于学会了撑船技巧,偌大的船在我们手中能驾驭自如。
1970年石镇大队新造了一条30多吨的大货船,我们的船没有装机,只是一艘驳船,水上公司批准为“和林帆18号”,这在当时农村经济时期,是很不错了。
村长阿扬叔让我伴着他儿子阿星和阿厚一起撑船,还有退休的老船工桓叔、炳阳叔,船上一共五个人。
我们去交接船,造船师傅向我们演示:船的前舱是船头,第二个舱叫水舱,水舱是密封的,用于装饮用水,舱中间留有一个孔,是湾泊时插固定船只的木桩,俗名叫係船柱,我们当地人叫耙敬。
船头上另备有铁锚和缆绳,船仓左边叫左甲板,右边叫右甲板,船的后尾是舵,舵舱前面那个舱叫柴舱,是放木柴和煮饭的地方,
船的中间叫腰舱,腰舱和尾舱留有戽力的窗孔,若船底渗水或水浪漫入时,要及时戽水。船篷的顶架要备好五六条竹篙,一旦失手丢了竹篙,才有替补,另外还备有一支头桨,平日可划船,危险之际可抢水,
船上另配一块可敲打的铁板,叫“钟”,是启航、停航或危急时呼叫信号的东西,这一切都是安全保障。
桓叔说,撑船走水船家人忌讳诸多,也有很多规矩的,启航时间绝不能在初三,因为这一天是 “三煞”;
在船上吃鱼,不得将鱼翻过来吃;船上的碗,不许翻过来放置;
大家说话不能随口乱说:锅铲叫锅利,箸叫筷子,荞子叫萝卷,番瓜叫金瓜、、、、、
登上驾驶台,炳阳叔就教我们把舵,左舦!右舦!,但我们ー下子记不清,总是出错,
后来我拿来一个水桶放置船舱右边,水桶这边为水舦,炉灶这边为水舦,于是教我们水舦!灶舦!这样就好记了。
———船队
我们这条船首航是惠州港,装了一船柴炭厘竹土特产,卸货后,港务所调派我们装运食盐到老隆港,装好盐后,因要等待机动船拖驳船上江,我们在港口足足泊航了三天,这泊航的三天是最难熬的日子,港务所命令我们不要离船,要在船上待命,机动船一到就马上启航。
当时是六月天,气候酷热,满船的盐巴被太阳蒸发,热量更大,我们的货船就像ー个大蒸笼,我热得坐立不安,实在顶不住,只好钻入驾驶室下面的水仓乘凉。
俗语说:“省城的苍蝇,惠州的蚊”,我一钻到船仓下,一大群饿极了的飞蚊,“嗡”的一声,似雨点般袭来,我招架不住,只好跳下船舵尾去泡水。
在这泊航的三天,我们衣兜里没什么钱,无钱买小吃,也不敢离船,真是度日如年。
———拖轮
直到第三天夜晚,港务所调派大马力拖轮“上游12号”为我们拖船上江,这艘180匹马力的拖轮,机声隆隆,浪遏飞舟,一共拖了8条货船,我们的编队是二条船并排前行,每条船一人负责把舵,其他人可轮流睡觉。
——平缓的河道
到达老隆港卸货后,港务所安排我们装运一批林寨供销社的日用百货和缸瓦,上行是不能满载,只装了大约12吨,轻装上江,从老隆港上行,河道显得平缓,撑船不是很费力。
一路上,桓叔他们适时给我们讲了很多故事,他们说撑船有“水路歌”,每个地名连接起来,十分顺口好记:
“老隆开船来上江,打石坑里好响旺,黄塘浮石浪翻翻,古钟金鸡四都堂,老虎开口吃魁星,伯公伯婆心也惶,大田对面罗菅口,成村行上鸡笼塘,大坝口吃两条江,东水一进係浰江。”
——小孩绑在船仓里
有ー次,我怀着多年的疑问,跟桓叔说起他们当年暑假带小孩走广州的事,我们很羡慕。
桓叔说:“你们以为带小孩下船好容易吗?在船里危机四伏,一举一动都提心吊胆,我们要掌舵撑船,小孩子好动,我们不管他愿不愿意,都要用一根长长的绳子拴在木头上,腰上要挂一浮木,万一他们掉下水里,那这木头和绳子可就是救命,毕竟在水面上生活,这也是为了安全”。
俗语说“欺山莫欺水”,即使阿华、阿文学会鸭麻泳,我们也不放心,梱绳是最有效的防溺水措施。
听桓叔一说,我的思想马上打了折扣,我想:好在我爸不是船工,我才不稀罕受被绳绑的那份罪。
我们撑着船从东水码头,然后沿着东水街、岔头、新坪、石圳、店场、高寨下、源角、直上九龙,在九龙口与鱼潭江分江后,
———老船长
我们的船向林寨方向行进。九龙口泾渭分明,鱼潭江的水是浑浊的,林寨河却清澈碧透,桓叔说:听别人讲风水鱼潭江流浊水,岀的是武将,我们林寨河水清,岀大官和文人。我ー想也有道理,古寨林镜秋、优胜何念二郎是武将,林寨陈襄廷、陈国相是县长。
从九龙河口开始,我们用肩头撑船,感到好吃力,加上这条河径吹翻风,船要上,风吹下,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硬撑,总算到了严村,实在撑不动了,只好去村子里请纤夫,纤夫一拉纤,我们的肩头马上就轻松了。
我们撑着船,经过蟾蜍石、天后宫、廖屋坝、马鞍山、鲤鱼寨、中潭塅、车头岗,古云寨一过就到了林寨码头,家人们听到我们返航,高兴地燃放爆竹迎接我们凯旋。
通过首次远航,我真切地懂得:行船最主要是靠船长,作为船长,要看得清水路,而且要看得见三重水路,这才算真功夫。俗语说,流水是有规律的,大浪淘沙,它总会冲刷出一条水带,那就是人们说的水路。
——和平县航道站
正规的河道是有航道站管理的,航道站负责放置航标和点燃航灯,为船航指路,所以说,行船是靠集体智慧和支持。
———大沙头码头
第二次我们远航是广州,船上除装有土产外,还装运林寨冬瓜,是给“广州得月楼”饼厂做“瓜片”之用,船到南江口,老船工叫我们往船头水舱装水,后来船泊大沙头码头,水面一片浑浊,有油污,有拉圾纸片,有烂菜叶,还有令人生畏的屎团,让人恶心死了,我看见很多家小船,将脏物荡开一边,接着就用水桶打水,真是不讲究卫生,我们真庆幸有水舱。
忽然,前面有人在吆喝,原来是有人冒冐失失往水下抛锚,被人看见了,这个人就大声叱责他怎往泊区乱抛锚,就是不可以的,那个抛锚的想马上将锚拖起来,这个人又说:“你没看到禁牌上写着水下是电缆,严禁抛锚吗?这水下是电缆和其他设备,你的锚现在不知有无勾在电缆上,你自行拖起来怕会出大事”。
他们这一举动,对我们有如一记警钟,使我懂得出门在外,凡事需谨慎。
我们整理好船泊工作,桓叔去港务所签到,我们心里沸沸洋洋的,老想上岸去广州市区逛逛,我们上到场地,场地全部围拦着,没有签到证不准出去。
我灵机一动,爬上围墙,值勤马上走过来,我嘻戏地用白话对阿星阿厚说:“我语唔系从里多返,你哩又吾信,而家被人捉左,好了”。
值勤的一听,以为我们是从外面爬进来,马上赶我们出去,这正中了我们的意。
———广州文化公园
第二天我们的货物待卸,桓叔看船,炳杨叔带我们去市区,从大沙头到海珠广场,然后去爱群大厦,还在文化公园看节目,真是开了眼界。
——西村水坭厂
第三天卸货后,港务局调派到我们去西村装水坭,那些装卸工有男有女,大大方方,有说有笑,觉得他们很友爱,
其中有一男的,问我“和林帆18号”是什么意思,我说我们是和平县林寨船队第18号船,那人一听,说他老家也是林寨人,我们一听十分亲切。
过了ー会,他问我们林寨是不是有一座古桥,古桥有几个桥墩?有几条桥?几个下水台阶?
我们说桥是有一座,虽然我们天天过桥,但从没数过,所以回答不出来。
那个老乡说,上次有一条“和林4号”船的,我问他们也回答不出,我告诉你们,我祖父是林寨乌石下人,我的家谱上清清楚楚写着:林寨桥建于嘉庆年间,有19个桥墩,加二边桥台,共21个桥墩,28条桥,4个下水台阶。
自这一刻起,让我对家乡的文化历史产生兴趣,所以在后来的日子里,我不断挖掘和撰写林寨文化历史。
——我的证书
如今,我己有50年没有撑过船了,在我船运生涯中,有几件事难于忘怀。
故事ー、还有一次,我们撑船在一个坑口,炳阳叔看到有个浑身饱满的美村妇,挑着柴草,大汗淋漓地在路上行进,他喝起了山歌:“阿妹担草汗淋淋,肯否嫁我撑船人,我船头走到船尾转,勾起双脚冇泥尘”。
那个村妇一听,火冒三丈,她召上回敬炳阳叔:“死佬仔来死佬尸,你想赢我憨容易,胡须茂茂练死样,水打沙翁(掩)冇人知”。
炳扬叔一听,遇到对手,偷鸡不成,反被羞辱,赶紧用力撑船,离开是非之地。
———船只相撞
故事二、有一次,我们船队“和林4号”在南海与他们的船避让不及相撞,虽没沉船,和林4的左甲板被扫一光,我们仗着人多,向他们索赔,那条船反问,今天什么风向,几级风,你们不懂风向风力,不按航规,随意乱行,不向水警告你就算好,还来吼我,你们走开,我们这班人才知理亏,自认倒霉,灰溜溜离去。
————一条轮船开来
故事三、有一次在“新中国造船厂”江面,远次有一条轮船徐除开来,船过了很久,桓叔提醒大家要高度警惕,轮船的暗浪来了,他调转航向,骤时白浪滔天, 我们的船像一叶小叶,逐浪摇荡,水浪泼入船仓,马上叫阿星、阿厚到水仓、腰仓戽水,他叫我马上将木桨插入右舷,叫截水,不一会船身平隐,风平浪静,桓叔说刚才的掌舵叫“骑浪”,这让我又学到船航知识。
———装运甘蔗
故事四、有一年,我们在东江两岸运甘蔗到惠州小中堂糖厂,每次装运时,我们大家总会调选一些节距长、皮薄大碌的蔗,放在床下慢慢享受,谁知吃蔗吃得多,会引起疴痢,每隔几分钟要拉一次,拉又垃不岀,起身又想拉,我们又要行船,大家几乎上不穿裤子掌舵。
后来,听蔗农说,将蔗节、蔗头、蔗根煲水喝,可止,我们赶紧弄来蔗节、蔗头去煲水,果然立止。正是应了那句:再好吃的东西也不能多吃,再好喝的酒不能多喝。
———水中抓鸟
故事五、有一次我们在芦州瘦狗龙装石头,桓叔二个老船工上岸理发去了,突然我们看到江心有一移动的物体,岀于好奇,马上开船去围截。
不一会,我们在水面抓起一个“斑鸠”,抓回船上马上拨毛,三人煮来吃了,晚上,我们这条空船不明不白进渗进半舱水,吓得我们不知所措,桓叔他们不知原委,一问才知道我们吃了水面动物,桓叔说:你们没听过“水面莫捡鸠,陆地莫捡鱼,一捡会了命”,好在我们不知,也没有吃,如果我们吃了,一定会打沉船,你们永远记住这二句话。
———水网地带
故事六、有一次,我们在顺德勒流东开船离港,走了足足一天,穿行在水网之中,到了晚上,来到这港口,竟然又是勒流港,只不过是西岸,后来,听信工友指点,我们船上也购回指南针和地图。
———父与子
1974年春节过后,我又想外出撑船,这ー次我爸板着脸训我:年年外出,你今年己经24岁,再不娶亲就是过头婚,你还想不想成家,这个家还要吗?被父亲一吼,我只好辞掉船运工作,在家侍奉。
1975年1月,我与爱妻结婚,1976年我的小孩出生,此后再也与撑船无缘,大江茫茫,渔歌晚唱“和林帆18号”成为我一生的记忆。
撑船,激扬奋进,搏浪击水,志在四方,是我一生的记忆!